|
|
|
|
|
访问总数:53226 人次 |
 |
|
|
|
|
本刊目录 |
《艺术评鉴》-2017年04期目录 |
1 | 征稿函 |
| 2 | 2 | 美术师 | 郑亚林; | 1-3 | 3 | 浅析油画创作与研究 | 邹继科; | 4-5 | 4 | 近当代中国画构图的多元化表现分析 | 唐清华; | 6-7 | 5 |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及学习的现实意义 | 马良芬; | 8-9 | 6 | 明代“奴书说”的出现与对赵孟頫书法评价的影响 | 黄肖波; | 10-11 | 7 | 关于国画在陶瓷上艺术语言的转化研究 | 赵一恒; | 12-13 | 8 | 论宋代画家李公麟及其艺术之路考述 | 陆晓明; | 14-15 | 9 | 海南黎族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探讨 | 王沫; | 16-18 | 10 | 数字时代品牌形象数字化设计表达探讨 | 高铁; | 19-21 | 11 | 简谈通渭小曲音乐艺术 | 陈龙; | 22-23 | 12 | 论《乐记》音、声、乐三个词的注译 | 狄其安; | 24-25 | 13 | 村歌创作与传唱中村民的认同及参与状况研究 | 贾万银; | 26-28 | 14 | 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和运用 | 王雪松; | 29-31 | 15 | 浅析咏叹调《别说我》的艺术特点 | 王晓晴; | 32-33 | 16 | 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与应用 | 李蓓; | 34-36 | 17 | 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改进 | 吴晓慷; | 37-39 | 18 | 文化人类学视阈下大足石刻飞天与吴哥窟仙女形象研究 | 何韬; | 40-41+39 | 19 | 歌剧《图兰朵》中女性人物对比研究 | 李斐;徐莉; | 42-44 | 20 |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,培养学生创新意识——以河南泌阳县民歌《锣鼓歌》即兴创作实验教学为例 | 李广旭;张亚丽; | 45-46+44 |
21 | Cubase电脑音乐制作软件配器的研究——以原创歌曲《晚夏.近秋》为例 | 莫继本;宋晶晶; | 47-49 | 22 | 关于黎族竹木器乐的若干思考 | 丁岩; | 50-51 | 23 |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在壮族音乐器乐曲中的应用 | 段雯心;卓静; | 52-53 | 24 | 美声、民族声乐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研究与实践 | 危瑛; | 54-55 | 25 | 浅析音乐的教育功能 | 俞天琳;陈辉; | 56-57 | 26 | 关于《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》课程构建的思考——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中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| 贺翔; | 58-59 | 27 |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进高师声乐课堂 | 崔伟; | 60-62 | 28 | 因材施教,声乐教学中不同歌唱风格的呈现 | 皇甫华丽; | 63-65 | 29 | “新体系”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分析与创作课程研究 | 王平兰; | 66-69 | 30 | 网络音乐对高职音乐教育的影响分析 | 李婷; | 70-71 | 31 |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| 邝少珍; | 72-73 | 32 | 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弱化现状与成因探究——以四川文理学院、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| 蒲俊达; | 74-75+62 | 33 | 浅谈钢琴演奏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| 周树德; | 76-78 | 34 | 传统钢琴教学中网络教学的运用探究 | 贺伟; | 79-81 | 35 | 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研究 | 李勉; | 82-83 | 36 | 钢琴重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| 张颖韬; | 84-85 | 37 | 浅谈舞蹈创编对学前教育教学的意义 | 周玲; | 86-87 | 38 | 钢琴教学中“音乐表现力”的培养和训练初探 | 梁缘; | 88-89 | 39 | 现代心理学原理及在表演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| 张蕙; | 90-91 | 40 |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运用 | 彭静琳; | 92-93+65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