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访问总数:53232 人次 |
 |
|
|
|
|
本刊目录 |
《艺术评鉴》-2017年09期目录 |
1 | 征稿函 |
| 2 | 2 | 淡的魅力 | 魏巍; | 1 | 3 |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持续音技法技巧研究 | 纪开存;杨静; | 2-3+10 | 4 | 李斯特钢琴套曲《旅行岁月——瑞士》中借景抒情的音诗 | 王琳; | 4-6 | 5 | 陆华柏艺术歌曲创作之路 | 黄榕; | 7-10 | 6 | 《山花·秦岭·丝路》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评论 | 张雯霞; | 11-12 | 7 | 论歌剧《原野》中《你是我,我是你》中的心理表达与演唱处理 | 陈可可; | 13-14+41 | 8 | 当代合唱作品创作述评——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家获奖合唱作品为例 | 陈国威;胡艳; | 15-17 | 9 | 国家在场的豫南花鼓戏音乐表演及功效研究 | 霍豆豆; | 18-19 | 10 |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| 陈彦卿; | 20-21+46 | 11 | 湖南湘西南侗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| 关婷婷; | 22-23 | 12 |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洞头仪式音乐初探 | 许天鸣; | 24-26 | 13 | 白马民歌非遗传人口述实录 | 高晓雨; | 27-29 | 14 | 小凉山彝族传统丧葬仪式及音乐探究 | 路菊芳; | 30-32 | 15 | 随武鸣之乡,赶歌圩文化 | 张瑶; | 33-34 | 16 | 浅谈装饰图案在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| 唐亮; | 35-36 | 17 | 浅析道家审美思想在湿地水墨中的体现 | 张建国; | 37-38+32 | 18 | 王原祁《雨窗漫笔》的思想形成与版本流传 | 张玥; | 39-41 | 19 | 新安画派风格的发展论析 | 张绪祥; | 42-43+29 | 20 | 莫兰迪绘画的形式与色彩研究 | 郭雯; | 44-46 |
21 | 情绪与绘画活动 | 杨茗皓; | 47-48+72 | 22 | 析当代传承模式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认同 | 郑敏; | 49-50 | 23 |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艺术 | 崔莹莹; | 51-53 | 24 | 琵琶“反正弹”的当代价值思考 | 王欣洁; | 54-55+53 | 25 | 论影响小提琴器质性音质的相关因素 | 青彦言; | 56-59 | 26 | 古筝演奏中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探析 | 胡旦; | 60-61 | 27 | 声带与气息和腔体共鸣在演唱中的相互作用 | 张京; | 62-63+113 | 28 | 抗战音乐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考察与研究——以秦皇岛抗战民歌为例 | 李研;田潇戈; | 64-65 | 29 | 浅谈表演艺术创作中的心理松弛与情感控制 | 孙启良; | 66-67 | 30 | 浅谈中国古典舞水袖及韵律特点 | 周彦池; | 68-69+77 | 31 | 群文舞蹈创编的深入思考 | 尤扬; | 70-72 | 32 | 综合类高校舞蹈专业中的人本化教育思想探究 | 闵雪; | 73-74 | 33 |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训练的重要性 | 刘旭东; | 75-77 | 34 | 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| 侯雅昕; | 78-79 | 35 | 小学音乐课中舞蹈在课堂教学中的拓展 | 王莉; | 80-81 | 36 | 现阶段少儿舞蹈教学中创新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| 郭丽芳; | 82-83 | 37 | 对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分析探讨 | 高伟; | 84-85 | 38 | 教学的生态和艺术课堂教学 | 宣石; | 86-87 | 39 |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 | 吴娜娜; | 88-91 | 40 | 基于地方艺术院校的奥尔夫教学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——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民族音乐表演专业为例 | 黄文翠; | 92-94 |
|
|
|
|
|